胰島素是人體唯一降血糖荷爾蒙,只要胰島素細胞運作正常,身體就不會慢性發炎,還能常保青春。一起跟著胰島素糾察隊,揪出日常生活危險因子!

12:00

平日工作忙碌,沒時間好好檢視三餐是否均衡飲食,總是隨便抓個輕食三明治、或是用便當快速果腹。

12:05

吃了米飯、麵包等碳水化合物後,進入腸胃消化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血糖上升!

12:10

胰臟發現血糖上升,發出紅色警訊,分泌胰島素進入血液循環。

12:20

胰島素將葡萄糖送進肌肉與脂肪細胞,並轉化為其他所需能量。

12:30

多餘的葡萄糖則送至肝臟,轉化成肝醣儲存起來。

胰島素是調節人體正常生活機能的重要荷爾蒙,一旦失調,就會讓體內器官「泡」在高血糖當中, 發生健康危機!下方了解胰島素的重要功能。

查看血管裡的胰島素
查看胰臟裡的胰島素

1921

提煉技術

1921 提煉技術

加拿大團隊從狗的胰臟中萃取出胰島素,並測試其效用,開啟糖尿病治療新紀元。

多倫多大學 Frederick Banting(右)與 Charles Best 為糖尿病治療帶來突破性創新發現。

圖片來源 - 取自維基百科

1922

1922

體重僅29公斤的14歲男孩 Leonard Thompson,在接受 Banting 和 Best 的萃取物注射後,血糖成功下降,也因此成為第一位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兒童前(左圖)、後外表差異。

圖片來源 - 取自諾和諾德官網

1923

1923

發現胰島素成就備受肯定,團隊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982

1982

胰島素成為首個使用重組 DNA 技術製造的治療用蛋白質, 此「人類胰島素」和身體製造的胰島素相同,使糖尿病治療大為突破。

1985

注射方式

1985 注射方式

胰島素注射筆出現,使用上更方便、安全,後續更開發細小的針頭減輕疼痛感。

胰島素筆針的發明愈來愈精進,使用的針頭也更細小。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1996

劑型精進

1996 劑型精進

胰島素類似物問世,更接近人體自然釋放胰島素的模式。

2010s

2010s

超長作用胰島素能緩慢釋放藥物,減少注射次數和低血糖的風險;速效胰島素則提供餐後血糖控制的便利性。

近年來

近年來

GLP-1RA等新型藥物的出現,使糖尿病照護範圍,拓展了血糖控制良好外的價值。

全台灣 230 萬人糖尿病纏身,卻僅 1/8 控糖成功,到底問題出在哪?該如何改善?

資料來源:國健署2013年~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19歲以上成人,個別百分比
整理:張曉卉
註:糖尿病前期定義是空腹血糖 100~125mg/dL ;糖尿病定義為空腹血糖大於等於 126mg/dL 或者個案有服用降血糖藥物。高血糖但還未 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可分為空腹血糖偏高 (IFG) 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以及葡萄糖失耐 (IGT) 血糖值介於 140~200mg/dL。
這兩種狀況代表身體的葡萄糖代謝已發生異常,稱為「糖尿病前期 pre-diabetes 」。
迷思一
施打胰島素會成癮?
看解答

胰島素屬於人體內既有荷爾蒙,不具成癮性!

迷思二
施打胰島素會導致失明?
看解答

拖延治療導致血糖超標,才是造成失明主因!

迷思三
施打胰島素會痛嗎?
看解答

新型筆型胰島素的針頭設計細小, 僅4-8mm長,施打時幾乎沒有疼痛感!

隨時量測身體數值

避免血糖過高,隨時留意自己的身體各項相關血糖指數,建議固定時間量測體重、身高,掌握自己的BMI數值是否在正常範圍;也可以在浴室放軟尺,洗澡前定期測量腰圍。

看更多

BMI怎麼算? 正常值為18.5~24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BMI(身體質量指數)

例如體重60公斤、身高160公分的人, 算出來的BMI為:60÷1.6÷1.6=23.4

腰圍量哪裡才正確?

肋骨最下緣與骨盆側邊上緣,彼此連線的中點, 以皮尺環繞進行測量。

衛福部準則:

男性腰圍≤90公分(約35.5吋)|女性腰圍≤80公分(約31.5吋)

記錄留意日常飲食

記錄每個月吃大餐的次數,研究發現,少吃大餐,可降低胰島細胞突然大量的工作負擔,有助於保護胰島細胞。也提醒您留意米飯、麵包、根莖類和糖的份量,並且找到自己喜愛的天然零食。

看更多
影響血糖的含醣類食物:五榖根莖類、水果、乳製品

1份醣類 15 克等於

  • 1/4碗白飯
  • 半碗稀飯
  • 半碗麵
  • 1片吐司
  • 1飯碗水果
  • 1盒鮮奶(小)

例:以一位170公分、體重64公斤,靜態工作、輕度活動量的男性為例,1天可吃的醣類份量約為3碗白飯、2碗水果、1.5杯牛奶。

運動是不二法門

建議您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有助降低血糖,燃燒多餘體內脂肪;研究指出,坐著最久的那組人比坐得最少的人,得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機率多一倍,所以,現在就起身動一動吧。

看更多
14歲確診糖尿病
準媽媽謝依庭打針控糖迎接新生命
閱讀文章
心臟科名醫洪傳岳與病共處 27 年靠「每天1針」救自己
閱讀文章
恩主公醫院院長吳志雄未能躲過家族病史,自律控糖3原則 
閱讀文章
支持康健雜誌

編採團隊:張曉卉、鄧桂芬、邱淑宜、高儷綾、鄭佳玲、陳德信
數位製作:鄧桂芬、范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