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醫生?讓醫生來告訴我們
民眾熱衷打聽名醫,但何謂「名醫」?網路聲量有參考價值嗎?如何衡量醫生的傑出與否?
從2022年開始,《康健》每年將推出〈年度好醫生〉,以「醫德醫術」、「國際聲譽」、「與時精進」等3項指標,透過各大醫學會徵選推薦,表彰各專科具代表性的年度傑出醫生,讓社會看見他們的卓越與貢獻,並建立「好醫生」值得信賴的指標,提供民眾就醫時參考。
醫界觀點的好醫生會具備什麼特質?
衛生福利部次長石崇良:無論是在偏鄕小診所或大醫院工作的醫師,能視病猶親,就是好醫師。
健保署長李伯璋:好醫師除了醫療專業要做到位,也要能用同理心去傾聽病人和家屬的心聲。
曾任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兼門診部主任、現任立法委員邱泰源:高齡化社會來臨,好醫師是能走入社區提供全人醫療,服務偏鄉民眾。
- 內科別
- 外科別
- 婦兒科別
- 家庭科別
- 其他科別
內科醫師很像偵探,從病人的生化指數、理學檢查甚至是症狀描述,去抽絲剝繭找出病因,給出治療建議。內科系的一般內科、感染科、神經內科、心臟血管內科、胃腸肝膽科、免疫風濕過敏科和腎臟科醫學會,推薦了6名年度好醫生,其中內科和感染科推薦了同一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
內科.感染科
張上淳
疫情下穩定民心功不可沒
文/施靜茹攝影/陳弘璋
內科和感染科醫學會不約而同推薦了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台灣兩場大疫,2003年SARS疫情,17年後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都看得到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參與防疫的身影。
「人家認為你有能力,而你有機會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幫助國家、社會,雖然增加許多工作,每天忙到深夜,且週末假日沒有休息,把它視為是一件很棒、很有意義的事情,自然就不會覺得辛苦。」張上淳為自己在大疫中的角色,下了註解。 張上淳也創下台大感染科醫師擔任醫學系主任與醫學院院長的紀錄,對醫學教育投注許多心力。Read more
外科醫師像疾病戰場的刀劍砲火,他打開病人身體或操作內視鏡進入病灶,膽大、心細、手巧地切除它,熬夜久站開刀也不怕。外科別的外科、胸腔外科、心臟血管外科、骨科、大腸直腸科、神經外科、泌尿科和耳鼻喉外科醫學會,推薦了8名年度好醫生。
至2022年8月,台灣生育率只有1.08%,是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已成為台灣的國安問題;婦產科和兒科,是台灣未來的希望,可是婦產科很隱私、兒科病人沒有選票,醫療資源相對弱勢,看婦產科和兒科醫學會推薦的2名好醫生,娓娓道來他們的處境。
家庭醫師是民眾的好厝邊,你家附近的診所醫師,可能比你還清楚,你的阿公、阿嬤何時來看病。他也會親切地問:「老大人最近身體有比較好嗎?」家庭醫學科、眼科和皮膚科醫學會推薦了3名好醫生,這些常伴民眾左右的醫師都在做什麼。
急、重、難症的病人,會第一個衝急診;血液腫瘤科治療的小病童,醫師心中總有隱隱憂慮;求助精神科,是病人說不出口的難題;當治療告一段落,卻還有漫長的復健路要走;麻醉科醫師攸關手術成敗,你我卻總不認得他;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你的命;西醫做不到的,中醫來替你調養。來看看這7個醫學會推薦的年度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