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菸、二手菸、廚房油煙
僅能解釋國內部分肺癌發生

1990 年代或更早年的台灣,胸腔科醫師就開始注意到一件不尋常的事。

我們胸腔科醫師天天在看肺癌,教科書上告訴我們肺癌主要由抽菸引起,可是,門診看到的並不是這樣,有很多病人沒有抽菸...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說。

假如菸害是肺癌最重要的原因,1990 年代至今應能見肺癌發生率下降,但到了今天仍在增加中。「所以,一定有一個男女共通的致病因素,使男女發生率平行上升。這個因素,很顯然不是抽菸。」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說。

吸菸率降 6 成,肺癌人數卻增 4 倍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 整理:羅真

肺癌中,76% 的人罹患的是與吸菸關係相對小的「肺腺癌」

採訪整理:葉懿德

男女肺腺癌人數雙雙攀升
男性肺腺癌占率增至58% 、女性增至 88.1%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 整理:羅真

空氣污染、職業暴露
陳建仁認為對國內肺癌發生危害較大

這些現象與基因是否有關?過去台灣肺癌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團隊陸續找出數種肺癌的易感基因(又稱易罹癌基因),包括第 10 號染色體的 VTI1A、第 6 號染色體的 ROS1-DCBLD1 和 HLA class II、第5號染色體的 TERT、第 3 號染色體的 TP63 等都是易感的基因位點。

但陳建仁澄清,帶有這些基因變異型的人們罹病風險並沒有高出多少—每個易感基因引起肺癌的風險均在 1.5 ~ 2 倍左右,比起於吸菸引起肺癌的相對危險性是 10 倍、或是 B 型肝炎引起肝癌的相對危險性是 20 幾倍,這樣的數值透露,光是帶有這種基因還不足以致癌,得同時暴露在足夠危險的環境,才有較高機率罹病。

癌症都有 20、30 年的誘導期,所以 20、30 年前的台灣,一定有某種很普遍的環境因素,使得我們比較容易得到肺腺癌。

早在 1983 年就在台大醫院、國泰醫院、台北榮總等醫療場域執行肺癌的病例對照研究的陳建仁,沒想到自己 30 年後會成為其中一名不吸菸的肺癌病人。

被問及是否想過為何罹癌?他回顧幼年,雖然喜歡在廚房灶旁幫忙母親,但母親鮮少油炸食物、較常蒸煮,因此禍首大概不是油煙,「會不會是小時候住在高雄、與高雄空污較嚴峻有關?」另一個猜想方向是,大學念動物系時,經常在動物解剖時使用福馬林等防腐劑、有機溶劑,那是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確定對人體致癌的物質,「動物系不少同學發生不同癌症,而且年紀比較輕」。

空氣污染、職業暴露,也是他認為對國內肺癌發生貢獻較大的可能因素。

北部都會區、中南部最盛行
肺癌的區域性差異,反映什麼問題?

陳建仁早年曾探究環境因子,2003 年與團隊首度繪製以我國癌症登記資料為基礎、1972 ~ 2001年的「台灣癌症 30 年地圖」。他說,當時看到都會區發生較多,但這有可能受醫療資源多與診斷較佳所致;其次,嘉南沿海烏腳病盛行地區較高,這可能受過去當地砷污染影響,但綜觀國內飲水中砷含量高的人其實很少,因此當前能歸因於砷的肺癌百分比也不高。整體而言,空污較高的地方,都有較高的肺癌發生。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廖勇柏當年與陳建仁一同彙整地圖,2015 年又接續將下個十年的資料彙整成「台灣癌症 40 年地圖」,同樣看見,北部都會與中南部沿海的癌症發生率較高。

台灣大學地理系教授賴進貴與學生范慶龍曾懷疑工業區帶來的土地與水污染,運用上述資料與地理資訊系統建立主要工業區多項屬性資料,套疊土地利用、河流分布及地下水位等資料圖層,分析發現,肺癌、肝癌的發生率均與工業區所在位置有著空間上的相關性,約有 34.3% 的鄉鎮肺癌及肝癌發生在距離工業區 10 公里內。

空氣品質與肺腺癌的發生相關
高屏肺癌增加率是北部 15 倍

能見度(公里)

另有研究聚焦觀察肺腺癌在北北基桃、高屏 2 區的差異,矛頭則指向空污。2019 年,台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曾健華等人的研究顯示,自 1993 年起,北台灣大氣能見度愈來愈佳,南台灣則走低;值得注意的是,南北大氣能見度走勢出現黃金交叉後不到 20 年,南北的肺腺癌發生率走勢也出現交叉,恰好與一般認為環境因素累積造成癌症的所需時間相當。由此可見,空氣品質與肺腺癌的發生相關,但詳盡的因果關係仍待深究。

發生率(每10萬人)

資料來源:本土研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Lung Cancer in Nonsmokers in Taiwan」(曾健華等,2019)

早期肺癌患者體內突變特徵
指向 5 種環境致癌物

過去繪製癌症時空地圖的廖勇柏,從巨觀視角看見中南部地區的肺癌危機,這幾年則轉向尋找更微觀的證據—他們鎖定觀察人體內名為「SOX2(SRY-box2)」的蛋白質,這種參與幹細胞自我更新與多功能機轉、且與多種癌症有關的轉錄因子,特別在肺癌中,『SOX2』基因過度表達牽動肺癌的預後及存活率,因此它被認為是肺癌的潛在分子標誌物。

廖勇柏帶領團隊,自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蒐集分析 2008 ~ 2015 年間 461 名成年非吸菸者的生物與健康資料,結果發現,居住在中南部的非吸菸者體內的「SOX2」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程度,顯著高於居住在北部的非吸菸者。這反映中南部人的肺癌易感性較高,至於是哪些環境因子造成這般現象,值得深究。

2020 年,中研院化學所所長陳玉如、院士楊泮池等人發表於《細胞(Cell)》的基因研究,同樣在人體細微處找到更多蛛絲馬跡—他們發現,台灣不吸菸肺癌患者的癌細胞基因具 5 種突變特徵,其中 1 組名為「APOBEC」的基因修補酵素,無論受內生性因素還是環境因素影響而突變,都容易使人提早得到肺癌。另外,他們依據這回發現的突變特徵,循線對照國外建立的「癌症突變特徵資料庫」,推論本土環境有 5 大宗可能的致癌來源。

其中 3 個跟西方人一樣,包括輻射、烷化劑、多環芳香烴,另外 2 個在台灣人身上較特有且大宗的是硝基多環芳香烴以及亞硝胺化合物的暴露。這告訴我們空氣污染和吃的東西也對肺癌有部分貢獻...

工廠與車輛排放、食品添加物,都可能致基因突變罹癌

輻射

  • 放射線檢查或治療
  • 含輻射建材
  • 其他環境游離輻射
  • 核災

烷化劑

  • 部分癌症與自體免疫化療藥物

多環芳香烴

  • 吸菸
  • 二手菸
  • 烹飪
  • 焚燒垃圾

硝基多環芳香烴

  • 燃煤
  • 火力發電
  • 汽機車廢氣

亞硝胺

  • 煙燻或鹽醃肉類
  • 菸酒檳榔
  • 煎烤炸含亞硝酸鹽食物

備註:
1. 硝基多環芳香烴:台灣肺癌患者暴露得較歐美多。患者中,常見於男性、老年、非吸菸與曾吸菸者。
2. 亞硝胺:台灣肺癌患者暴露得較歐美多。患者中常見於女性、老年、非吸菸者、IB期、EGFR突變等族群。

資料來源: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中研院院士楊泮池 整理:羅真

繼找出早期肺癌患者的癌細胞突變特徵之後,陳玉如、楊泮池的團隊近來也針對晚期患者完成分析。下一步,他們將嘗試在癌前病變階段尋找類似警訊,若順利發現、應用於早期診斷,就能有效減少醫療和社會成本。

機械模型推估
國內長年以來 PM2.5 遠超過世衛建議值

當前的癌症發生情形,反映過去累積的環境暴露。「過去30 ~ 40年來台灣在經濟成長過程中,這些危險因子影響是滿大的,大家知道它們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就應更小心預防,」楊泮池說。

的確,以加工食品來說,民眾過往的接觸量相對今日為高。根據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編纂的《台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以加工肉品而言,2019 年國人有 50% 食用香腸,但回頭看2006 年則達 69.7%;2019 年分別有 22.5% 與 18.5% 的人食用培根與熱狗,早年 2006 年同樣較高,分別是 28.8% 與 30.7%。

長期以來的空氣污染亦嚴峻,成功大學都市測量學系副教授吳治達結合機械學習、衛星遙測及地理資訊系統的土地利用資料建置推估模型,估算我國 2006 年正式監測 PM2.5 之前及至今的全國空污概況,從中可見我國 PM2.5 長期超過我國年均值標準 15 微克/立方公尺、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 10 微克/立方公尺,中南部尤甚。

PM2.5 長年高於 WHO 標準,中南部尤甚

2006年開始進行「PM2.5 監測」
2012年開始進行「PM2.5 管制計畫」

資料來源:成功大學都市測量學系副教授吳治達以機械模型推估

追蹤患者過往足跡
中部、南部肺癌發生情形最嚴峻

我國癌症登記報告以患者「戶籍地」與縣市「戶籍人口」計算各地癌症發生率,但人是流動的、未必常住在設籍地點。為進一步了解台灣肺癌的區域分布,《康健》取健保資料庫近年(2010 ~2020)每位首次確診肺癌之病人於前個十年(2000 ~ 2009年)間,因感冒就醫次數最多的地點作為其實際生活地點。接著,取時間點最接近的 2010 年的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口及住宅普查資料中的縣市常住人口作為分母,計算出粗略的發生情形。計算公式=〔(區域患者人數 / 11)÷ 區域常住人口〕× 10 萬

資料來源:中央健保署三代倉儲門診檔、行政院主計總處 99 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衛福部統計處 99 年 18 歲以上人口吸菸習慣分布情形

走入現場 01|雲林縣沿海地區

花生一夕黑死、漁產不再豐厚
台西鄉全家罹癌成常態

一家子一家子的癌症,在當地早見怪不怪— 48 歲的台西鄉居民阿倫(化名)住三合院,爸爸罹患肺癌與胃癌,同住的二嬸跟堂叔都是肝癌。66 歲的退休建築工作者吳先生的爸爸、媽媽與弟弟均在六輕來後罹患肝癌。另一名吳先生的三叔公與五叔公得肺癌、四叔公得肝癌、姊夫與外甥分別是胃癌與口腔癌。

老家在台西鄉的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黃源河,父親曾張臂歡迎六輕設廠、盼孩子回鄉工作,但卻和大伯雙雙罹患肺癌,母親是肝癌,父執輩與鄰居都還有癌症患者。

「現在 10 個過世的人裡面,大概有 8~9 個是癌症走的,」「最近接了 10 個,10 個都癌症。」59 歲的台西鄉牛厝村村長暨葬儀工作者龔英俊說,早期沒什麼癌症,六輕來之後,肝癌、肺癌、什麼癌都出現了。

除了人的身體,空氣、水跟土壤都傳出變化。黃源河說,以前的大海像冰箱,隨便都能有收穫,現在早不可同日而語。村裡一名九旬的阿嬤一輩子種花生,近年卻見花生經常一夕大量黑死,血本無歸,而這並不是個案。「無論是污染或是碳排放加劇的氣候變遷影響,都應該被正視,不是嗎?」。

閱讀完整文章

走入現場 02|高雄大林蒲

重工業進駐半世紀
村民如同污染偵測器

閉上眼睛,你心中的故鄉是什麼樣子?在洪富賢心中,響起兒時每晚都能聽見的海浪呼吸聲,翻過小學圍牆就能踩到的沙灘,冬天海上烏魚跳躍,夏天村民齊補虱目魚苗,還有村莊外圍生長一片片甘蔗園與水稻田,他與鄰居孩子正在奔馳玩耍,手裡拿著未經改良的小香瓜。

但睜開眼,這般場景早已幻滅,沙灘變成大馬路,蔗園變成五百間工廠與根根高聳的煙囪,主要幹道是一台接著一台的大型卡車、貨車、聯結車,聲響隆隆,魚貫駛入又駛出工業區。很長一段時間,早晨黃昏的空氣會瀰漫酸味,當地人說有時經過工廠甚至會嘴麻;早在疫情之前,這裡許多人騎車出門就習慣戴上口罩。

這裡是高雄南端臨海工業區旁、名為大林蒲的聚落,56歲的鳳興里里長洪富賢不習慣這樣的說法,他說大林蒲先民早在400年前就在此定居,是晚近工廠蓋在村庄旁邊,不是村民選擇住到煙囪下。

臨海工業區於1970年代國家推動經濟發展而設,1990年代南星計畫填海再闢工業用地。洪富賢回想,早期有的長輩並不排斥大型工業進駐,說是多了工作機會,到時孩子就不用辛苦耕田。但如今,下班時分的主要幹道只有往小港、高雄方向的一側被汽機車擠得水洩不通,而往沿海聚落的道路則冷清許多。

不確定工業區的設立為村里帶來多大程度的繁榮,但已造成無法挽回的健康衝擊。

洪富賢與同曾是里長的父親,早年沒聽過村里有什麼肺腺癌,但近年愈來愈多人確診。幾年前,他也照到肺部長有結節、持續追蹤中,眼睛過敏也找上門,醫師直指是空氣不好。

他自書櫃中拿出一本里民申請住院補助的醫療診斷書,一張翻過一張,整疊文件中最大宗的疾病是肺癌、肝癌與腦中風,「翻這些都很想掉眼淚,怎麼這麼多人得到癌症?」

另一居民洪秀菊過去健檢發現體內砷超標,「政府說可能是吃海產造成的,但我不怎麼吃。」她的丈夫黃義英在一旁問,「如果是海產,基隆人、日本人體內的砷怎麼不高?」...

閱讀完整文章

TVBS 合作特別報導

支持購買雜誌

採訪團隊:羅真、鄧桂芬、邱淑宜、謝佳君、林慧淳、梁元齡、葉懿德
編輯團隊:陳祖晴、高儷綾、盧亞屏、鄭佳玲、陳弘璋
數位製作:范晏萍、吳盈蓁、彭家玉、趙崇廷、朱永琳

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