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0・文 / 張雨亭・出處 / 康健雜誌 第300期
康健客座總編輯
1974年生,具有精神科醫師、腦科學家、暢銷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分,著作銷量超過200萬本。被譽為瑞典「國民醫師」,提倡用運動對抗憂鬱、增強記憶、提升創造力,並延緩大腦衰老。
2023-10-30・文 / 張雨亭・出處 / 康健雜誌 第300期
想延緩大腦的老化,不靠填字遊戲、記憶訓練,反而靠規律運動?瑞典「國民醫師」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力證運動讓大腦受惠最多,幸福肌力由腦通心,逆轉困境。
身為世界級研究者,具有精神科醫師、腦科學家等多重身分,更被譽為瑞典「國民醫師」的韓森毫無架子,踩著慣穿的跑鞋,一身輕便、隻身前來接受採訪。
《康健》團隊和他約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採訪中有行人上前打招呼,韓森親切回應,似乎很習慣被人認出,「我每天都會遇到好多人跟我說,我的書和節目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我都告訴他們,我沒有改變你的人生,是你改變了自己,我只是把你帶向正確的方向,告訴你該有的知識而已。」
演講、出書、主持節目,韓森無疑是瑞典腦科學領域中最受喜愛的專家。問題來了,為什麼大眾會聽一位腦科學家談運動,還深受啟發?
「或許是因為,我們是一個有許多工程師的國家吧!」韓森笑說,他眼中的瑞典人實事求是,比起被說教、被灌輸所謂「對身體好」的老生常談,他們更傾向掌握科學實證。
韓森認為運動有近乎「改腦」的功效,能對抗憂鬱、增強記憶、提升創造力,讓大腦停止衰老。他曾為瑞典的廣播電台主持夏日講壇,吸引350萬人收聽,相當三分之一的瑞典人口,「我自己也討厭別人告訴我應該怎麼生活,如果我發現對方在指揮我,馬上就會覺得反感。」
「我不希望我的書有任何叫人這樣做或那樣做的指示,我只是告訴你背後的原理,告訴你運動能帶給你的好處,由你自己決定該怎麼做。」
「運動真正困難的地方在於,人類天生就是懶惰的,」韓森說,「因為在演化過程中,人類曾經因為飢餓而死亡,所以必須盡可能地攝取卡路里,把熱量儲存起來。」
我們生來就是懶人,懶惰無罪,它是演化殘留下的痕跡,要突圍,只能接受這個先天弱點。
「如果我在沙發上一邊看Netflix,一邊想著應該去跑步,我可能先想到1,000個藉口:膝蓋不好啦、腳踝幾年前扭傷啦、可能舊傷復發啦等等,我就會繼續躺在沙發上。」想擺脫演化形塑的思考模式,必須將運動融入生活。
英文中有兩個字都可能被翻譯成「運動」,一是「sports」,另一則是「exercise」,除了詞性差異,前者通常指具有競爭性的運動項目或賽事;後者則是為了強健身心而做的一般性運動。
韓森提倡的「運動」顯然是「exercise」,「我不參加比賽。踢足球只是為了個人樂趣、常跑步卻不參加馬拉松比賽。我一天可能走上1萬5千步,走路去上班、走路去圖書館、晚上和朋友一起散步。」
2020年東京奧運,瑞典奪牌數在全球僅排第23,但是53.1%的瑞典人每週運動2.5小時,活躍老化指數更是全歐第一。韓森「將運動融入生活」的主張,瑞典人一直實踐著,然而同時,瑞典每8名成人中,就有1人服用抗憂鬱藥物。
《康健》採訪團隊造訪斯德哥爾摩的時間是5月底,每一位受訪者都說我們無比幸運,因為就在前一週,當地還剛有風雪來襲。豔陽高照的盛夏,每年頂多持續兩個月左右,其餘時間晝短夜長,太陽極少露臉,被推估是在地人心情容易陰鬱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輕度憂鬱,醫師開立運動處方箋之後,病人可以到健身房參與課程,處方可能是25分鐘的低強度運動 ,一週3次之類,」韓森說。
雖然強調運動的成效,但韓森無意以運動取代藥物,而是提倡兩者相輔相成,特別當病人經歷一般治療而屢試屢敗後,運動或許能帶來奇蹟般的轉變。
「有一次我在機場遇見一個人,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回憶,那是一位因戰爭而身心受創,長年酗酒而無法治癒酒癮的男子,「他看了我的書之後開始跑步,從此慢慢降低了對酒的依賴。」
「他說你10年前就該寫這本書了,」韓森說,把知識帶出實驗室、帶出病房,用書寫、用演說破除冷僻生硬,這才是知識真正閃耀星光的時刻,「就是這些時刻會讓你覺得,一定要繼續寫下去。」